Loading...

煥然一新!居家整理5大步驟,讓你的房間改頭換面!

小敏是個朝九晚六的職場婦女,忙碌的生活讓她每天早上都匆匆忙忙出門、下班又趕著接小孩回家,到家後只想癱在沙發上放空耍廢。久而久之家裡到處都堆滿了雜物,根本不知從何開始整理,讓她充滿了無力感。如果你和小敏一樣,面對家裡總是亂糟糟心很累,又找不到好方法來解決,那麼你需要了解以下居家整理的七大步驟,讓你的房間恢復整潔,生活不再無力又心累!

 

家裡亂糟糟

 

居家整理五步驟:

 

一、盤點生活習慣,制訂最適合的居家整理動線

 

  • 生活動線

回到家打開大門的那一刻,似乎有一條看不見的行走動線:在玄關脫鞋、把衣服掛在衣架,然後找到洗手台洗手...。這些不起眼又容易被忽略的習慣,就是我們可以善用的整理和收納基礎,當這些動線被清楚的規畫出來,我們就完成了收納的第一步。

  • 使用頻率

接著以動線為基礎,我們需要針對不同物品的使用頻率進行分類。如果是每天都需要使用的物品,最好是放在容易拿取的位置,避免每次都需要花大量時間尋找,搞得時間總是來不及又心氣不順。而不常使用的物品,可以考慮是否存放在平時不易移動或者被看到的地方,以節省空間。最後則是那些已經壞掉、不需要、不常使用又佔空間的東西,把它們處理掉,才能把空間還給自己。

  • 美感喜好

當物品們都找到該去的地方,最後也別忽略自己喜歡的風格美感。可以隨時找找不同款式的收納、架子、裝飾品等,根據自己的喜好打造一個既實用又美觀的空間,更能提升你的生活品質,每天回家都開心。

 

動線

 

二、為居家整理空出時間,一鼓作氣專注進行

 

  • 目標順序

當我們已經確認好生活動線,也盤點好待整理的物品,接下來就是根據家中不同的區域位置,排定整理的優先順序。一般而言,整理的優先順序是由簡入繁,從簡單、物品少或好判斷的地方整理起,不僅進度會進展較快,也能將更多的時間專注於需要大量整理的空間,更有事半功倍的感覺。

  • 專注投入

在正式進入整理收納前,除了確保有足夠的時間集中精力整理,也可以設定一個小時內完成整理部分區域的目標,然後再享受一段休息時間。這樣分段的工作方式不僅可以讓整理收納變成一項輕鬆愉快的休閒,也有利於未來保持規律地整理動力。

 

空出時間

 

三、用物品標籤分門別類,找到它們適合的家

 

  • 分類整理

分類是所有整理收納工作的基石。例如將衣物、文件、小工具等相似的物品歸納為一類,透過有條理的分類方式讓物品一目了然,也能讓我們更容易在需要時很快就能找到。

  • 文字或智能標籤

而如果要對物品進行分類,標籤是最方便的方法。在每個收納容器或區域上加上標籤,能省去想要的物品卻找不到的困擾。以文字為主的標籤直覺美觀,適合經常使用的物品收納;而智能標籤如QRcode,則適合用於倉庫、儲藏室等不常使用且物品置放較多的區域,在尋找物品或打開箱子前掃描QRcode,就能很快地知道裡面的內容物,減少未來搬上搬下跟開箱的麻煩。

 

分類標籤

 

四、三箱法則與82法則,幫你成功斷捨離

 

  • 三箱法則

三箱法則的核心概念在於將物品分為三類:保留、丟棄、思考中。透過簡單的分類方式,我們可以很快地在整理過程中迅速做出決策。當然使用三箱法則時,當機立斷是整個整理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,如果某一樣物品不屬於日常儲備物品如衛生紙、垃圾袋,卻囤積率過高,那顯然就必須要進行減量。而需要保留的物品,則必然是自己「真心喜歡」的物品。

  • 82法則

在收納過程中,也切記不要進入了走火入魔,變成「過度收納」的狀態。遵循空間的8/2法則,不要想盡辦法把所有物品都進行收納,而是留下至少20%空白的空間,讓居家空間得到喘息,生活也會更有餘裕!

 

三箱

 

五、居家整理小巧思,釋放收納大潛力

 

家中有許多不起眼的小空間如牆縫、流理臺下、床底等。這些空間看起來小歸小,卻是收納中不可或缺的地方。比如廚房或浴室的牆縫可以訂製細長可移動的收納;流理臺下方可以放清潔劑、清潔用品、補充包和大型也不常用的鍋碗瓢盆;而床底則可以放置扁長狀的收納盒,用以收納非當季的衣物或床單。除此之外,在桌面使用雙層架、置物架,或者把物品往高處懸掛擺放,爭取更多收納空間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 

空間收納

 

結論

 

  • 一日十分鐘,打造生活儀式感

當我們已經完成所有的居家整理工作,卻也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天、幾周、或幾個月內故態復萌,在缺乏維持整潔的習慣下再度回到囤積混亂的狀態。因此建議可以在居家整理和收納的歸則建立完成後,有意識的在每天空出十分鐘的時間進行整理。比如整理衣櫃、整理浴室等。輪流在小範圍的區域進行日常的整理,除了有助於建立自然而自然的愛整理的習慣生活態度,讓整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也能讓自己暫時把目光放回到自己身上,透過整理讓生活節奏放慢、生活空間變得更好

  • 使用完歸位,養成生活微習慣

雖然每個人都生活習慣都不一樣,但在規劃好物品的收納位置後,使用完畢時就要養成「歸位」的習慣,避免後續放任不管、越變越亂的可能。同時在歸位的過程中,也能觀察自己是不是有發覺更順手、更適合生活動線的擺放位置,以此來調整增加日常使用的便利性。最重要的是,這些微習慣養成後,一天只要幾秒的時間,就能協助我們建立生活的秩序感與空間的舒適度,免去自己日常的無力心累,更不用消耗大把大把的時間來整理家裡啦!

 

 

延伸閱讀:

【體驗心得】居家整聊:這群人 董仔「8.5HR 整理房間 」

懶人必看 超簡單衣櫥整理收納術

相關文章

居家生活 • 收納整理

還書房一個乾淨桌面,雜物收納術大整理

2020/06/08 觀看次數 5423
居家生活 • 收納整理

【體驗心得】居家整聊:這群人 董仔「8.5HR 整理房間 」

2023/06/30 觀看次數 6717
line

關於

關於我們 服務條款

智生活 今網寬頻

幫助

訂單查詢 兌換優惠

iOS v3.46.1 & Android v3.46.1

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。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。了解我們的 隱私權政策